郭富山:用生命树起绿色丰碑
1964年之前,横亘在会宁县四房吴乡大房村上沟社的红嘴山,一如其他坐落在黄土高原上的荒山,万物萧条。1964年之后,这里的满目萧条景象因为一个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就是郭富山。
1964年,为响应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时年四十九岁的郭富山来到红嘴山,历经23载岁月,“修筑反坡梯田3.5万米753条125亩,移动土方4.2万多立方米,栽植各种树木3.8万多株……”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凭着一己之力,用汗水染绿了红嘴山,创造出了干山枯岭植树造林的奇迹,树起了绿色丰碑。
冬季,本就是万物养精蓄锐的季节,身处西北内陆深处的红嘴山虽不时有冷风吹过,但阳光依旧温暖,放眼望去,山上树木林立,山下村容整洁,村民安居乐业……这里就是郭富山为之奋斗终生的地方。
郭富山1915年出生,15岁左右时一路乞讨来到红嘴山下的上沟社,为了生活就给当地的一大户人家做长工,因其劳动踏实勤恳不仅赢得了雇主的肯定,也获得了众乡亲的赞许,就落户在此。
郭富山的婚姻生活不是怎么美满,一直到他生病去世都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按照农村的传统,郭富山的大哥将一个儿子过继给了他,可惜侄子在1970年就生病去世。郭富山忍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劝儿媳改嫁,不到5岁的孙女成了他生命之树的寄托。
郭富山的家庭生活充满了苦涩,而在上房社乡亲的眼中,他在生活中却有积极乐观的一面。
在上房社,郭富山是个地地道道的“攒劲人”,干活认真负责又热心,乡亲们有事都愿意找他帮忙。村上每年的社火表演他都是“头人”,过年杀猪、箍窑洞他也很在行,尤其是他这个人非常“活泛”,村上的嫁娶和丧葬事宜很多人都会请他来做主事。
郭富山看似平常的生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迎来了转变。而他名字中“富山”二字也注定了他的一生将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富山”二字也基本概括了他后半身所有的劳动创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祖国儿女战天斗地改造家乡,有了这股精气神,就会点燃“激情燃烧的岁月”,就会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也是在那个时代,郭富山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紧跟着历史的车轮开启了新的人生。
1962年,国家植树造林的大政策像春风一样一夜之间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上房社这个偏僻却富有生机的小山村也不例外。郭富山积极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的政策,背上铺盖卷、扛上铁锹、挑上水桶,义无反顾地上了红嘴山,开始了一段长达23年的植树造林岁月。
郭富山上山以后,在半山腰凿了一口窑洞,盖了一座简陋的小土木房子,房子里筑起了一个并不大的土炕。记者求证得知,郭富山本人身材矮小,但身体结实硬朗。简陋的房子、不大的土炕,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当年是如何每天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屋中,躺在炕上一边休息一边谋划明天的工作。
郭富山植树造林时住过的土房子里窄小的土炕。
在干旱的黄土高原上,郭富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挖山整修植树。然而,四房吴乡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气候干旱、缺水是最显著的特征,年降水量仅有340毫米,蒸发量却达1730毫米,风一吹,黄土刮得满嘴都是。用当地的一句谚语形容,这里是“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意志,要在缺水的荒山上种树谈何容易。
“郭富山的性格倔强,有自己的坚守。他不愿意干的事谁也强迫不了,但是他认准的事情就会坚持不懈干到底。他的个性决定了即使再困难他也要将绿化红嘴山的愿望付诸行动。”今年55岁的上沟社社长张建辉年少时曾陪伴郭富山种树、看山。虽说郭富山已去世多年,但张建辉对郭富山的性格特征至今记忆犹新。
为了改善山体土壤,郭富山把山上的土搬走,挑来能种活树的新土,并不时用铁锹深翻后暴晒,来回腾换;为了让栽种的树苗不至于枯死,他每天天没亮就步行5里路去红嘴山附近深达100米的咸水沟挑水,每年下雨他会挖坑积水,下雪他会用背篓背雪;为了使土埂牢固,他就用拳头筑夯,如今那些经过风雨涤荡的土埂上依然留有他的拳头印痕。
23年来,郭富山孤独地守在红嘴山上,没有亲人陪伴,他住在自己用手搭建的矮小土房子里,整天早出晚归,累了就躺在土炕上休息,饿了就吃孙女用瓦罐提来的饭食,雨雪天就吃炒面。他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耕耘着红嘴山的沟沟洼洼。
在那个没有机械设备的年代,一切都要靠双手去改变。郭富山用坏了17把铁锹,20多个扁担和水桶。在手把手的劳作中,他以惊人的毅力一株一株增加,一片一片延伸,使这片不毛之地的荒山终于有了可喜的绿色。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如今,察看郭富山留下来的这些饱经风霜雨雪的农业工具,还能清楚地看见劳作时留下的手印和指痕。而站在红嘴山上远眺,他当年种植的枣树、杏树、梨树等经济林种和榆、槐、松柏等生态树种巍然耸立在山上。它们都无声地诉说着郭富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