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解一个个难题开始转变发展方式
——访临桂县人大代表、会仙镇党委书记李双林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主线。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上,我们的人大代表如何结合履行职责,自觉在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中推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此,笔者专程采访了临桂县人大代表、会仙镇党委书记李双林。
笔者: 2006年5月,在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上,会仙镇因在全区首创乡镇工业园而获得了额外设置的200万元特别奖励。“十一五”期间,工业园曾因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遭遇发展瓶颈。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请谈谈会仙镇在破解这一难题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李双林:会仙镇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关键选择:要不要建工业园?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跨越:如何实现科学转型?
2003年取消农业税的时候,会仙镇的税收为50万元,工业税收几乎空白。我们面临的选择是:农业大镇要不要办工业园?几经斟酌,镇党委政府打破“农业大镇只种田”的常规,抓住桂林市企业“退二进三”的机遇,作出了在一片荒坡上建立工业园的决定,向市区企业借资金、借技术、借管理,实施借梯登高,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为了打开招商局面,做旺工业园人气,我们建立了灵活多样的招商机制,对最初落户的企业在工业用地上给予最优惠的政策,迅速打开了工业园的招商局面。到2005年,已引进企业28家,税收突破500万元,2006年5月,荣获了广西发展县域经济特别奖。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影响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在建设工业园之初,由于壮大工业园的需要,引进的部分企业没有按照“三同时”的设计要求进行建设,生产污水直接外排,给当地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我们意识到,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由追求“量”向“质”转型,彻底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观念。为破除发展瓶颈,从十一五末期到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持续打出了“控源”、“减排”、“治污”等系列组合拳。一方面提高新引进企业的准入门槛,不惜将5家主动找上门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型大企业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引导粗放生产、污染型的竹木加工企业转产,共有8家企业转产、2家企业搬迁、1家企业停产。对不能转产的排污型规模企业,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内循环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2011年,我们积极创造优质的“软”“ 硬”发展环境,力促工业园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纳税奖励目标机制,对上一年度纳税大户进行表彰,激励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实行领导和责任部门服务项目全程跟踪制。今年以来,镇领导和部门领导集体到企业现场办公60多次,深入企业调研300多人次,现场为20多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60多件。三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提升工业园硬环境。经过积极争取,会仙工业园纳入了桂林西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系,使园区直接享受到自治区、市、县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投资1500万元完成园区土地平整及主干道绿化、亮化工程;投资300万元完善园区排污、排水管道等设施;投资500万元完成园区自来水引水工程;投资1000万元完成园区道路建设;投资400万元安装工业区高压专线;投资1800余万元建设了广西第一个乡镇级污水处理厂——— 桂林临桂县顺达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2500立方米,实现发展工业和保护环境的双赢。一年来,会仙工业园安排就业3000多人,工业税收突破1500多万元,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
笔者:会仙镇的工业可谓一枝独秀,农业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农村、又在基层当领导的人大代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您是如何引领会仙镇的老百姓探索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及品牌化建设的路子的,请具体谈谈这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李双林:会仙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多年来,老百姓一直种植大白菜、西瓜、莴苣笋等“老三样”,品种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经常遭遇销路不畅的困扰,反复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我们知道,走现代农业之路是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但是,靠老百姓自己去摸索,不仅投资高、风险大,而且缺少技术支撑,盲目性太大。如何立足会仙的资源优势寻找农业新突破?我们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依靠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和渠道优势,充分整合本地优势资源,营造品牌,促进销售,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会仙镇2008年成功引进世界知名种子企业荷兰瑞克斯旺公司,投资5500万元建设桂林育种站,成功选育一批适应南方高温高湿气候条件的优质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品种。这一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发挥示范、技术指导、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会仙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步伐。我们通过组织党员、人大代表和种植户参观、培训和进行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目前已辐射带动2.1万农户从事名、优、特蔬菜生产,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第一个带头建大棚的是连续当了三届县人大代表的会仙镇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莫玉苟,2010年自筹资金10万多元,在17个大棚种植返季节西红柿。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建成 100个大棚。今年初春季节,当大地还是一片寒冷的时候,莫玉苟等人的大棚里却沉甸甸地挂满了优质西红柿、黄瓜等绿色农产品。“落蔓”等新技术的使用,大大延长了采摘期,亩产能达4万多斤。2011年6月,连续大到暴雨天气,室外地栽作物都遭受了不小损失,而棚栽作物由于采用“三避”技术,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莫玉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种三分地大棚蔬菜,能超过以前种三亩地的收入。”
二是包装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我们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打造会仙农业品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如,会仙镇旧村制作板鸭已有200多年历史。虽有一些人慕名前来购买,但销路一直无法打开。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引导村民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改用现代先进包装保鲜技术,增加了美观大方的礼品盒装、真空包装,并申请注册了白记、马记、付氏等商标,从而让板鸭走上了市场。同时,加大了对旧村板鸭的宣传力度,有效提升了旧村板鸭的品牌和知名度,客商纷纷上门购买和订货。如今,仅旧村每年就外销板鸭达30多万只,销售额达1800多万元,不知不觉地,就把小小板鸭做成了大产业。
三是组建蔬菜协会助农闯市场。农民单打独斗闯市场,力量太单薄。镇党委政府引导各村委建立一支由党员、人大代表、种植大户、收购人员组成的经纪人队伍,成立蔬菜协会,为种植户提供从种子到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和技术指导,为无公害蔬菜提供统一包装,提升了产品形象,提高了产品价格,促进了农户增收,仅2011年,全镇大白菜复种面积达1万亩,为农户增收3000万元。
笔者:引起了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的会仙湿地,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漓江流域之肾”。 关于湿地的保护,近年来,您一直坚持“没有好的开发思路就要先好好保护”的理念不放松,所以,至今会仙湿地依然是一块璞玉浑金。请问,会仙镇在湿地保护方面遇到了哪些难题?采取了哪些得力举措?“十二五”期间有什么好的发展思路?
李双林:上世纪50年代,湿地面积仍有25平方公里,随着水量减少,开荒造田和围湖造塘增多,现在仅存6平方公里。保护好会仙湿地已迫在眉睫。保护过程中有两个难题:一是群众对湿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二是湿地保护和群众发展生产的矛盾。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理念,对湿地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与村委签定了责任状,出台了湿地保护禁约,每年对湿地范围的地笼等进行了清剿,对养鸭等污染湿地和破坏湿地的生产行为进行了制止,在周边发展沼气池,推广太阳能路灯,每年放养五十万尾鱼苗,湿地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大众对会仙湿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还精心出版了《美丽的会仙》、《中国最美湿地——桂林会仙湿地》等画册。通过多渠道的大力宣传,湿地保护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为了切实推进会仙湿地保护工作,2010年自治区政协将会仙湿地保护工作列入1号提案,由政协主席马铁山督办,推动会仙湿地纳入国家湿地风景区。自治区主席马飚也亲自前来会仙湿地视察,指示要保护好会仙湿地,并将会仙湿地纳入桂林世界旅游城的范围。目前,会仙湿地已被列入全国三大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工程之一。会仙镇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区、市、县有关部门完成了《会仙湿地修复水工程规划报告》等报告和规划,自治区已批复同意成立桂林湿地管理委员会和临桂县会仙湿地管理局,将有效推动会仙湿地保护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1年10月25日,桂林世界旅游城在临桂新区揭幕。会仙湿地旅游区作为桂林世界旅游城“一点三星三区”布局中“三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进行系统保护和开发,这很让人振奋;11月5日,在临桂·2011国际湿地文化节开幕式上,现场呼吁发起成立了中国湿地保护联盟;11月6日,临桂湿地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国内知名专家、湿地环保人士立足长远,为会仙湿地的保护和开发规划提出了指导性、建设性意见,这是我们科学系统地保护和开发会仙湿地迈出的坚实一步。今年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同意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试点建设。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和着“科学保护漓江”的强劲节拍,推进会仙湿地保护与开发工作,把会仙湿地变成桂林世界旅游城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