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山乡人大聚焦三大产业助农增收
南边山乡人大注重发挥该乡的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引导代表在发展中在履职,在履职中促进发展,把焦点聚在促进农业、工业、旅游业三大产业发展上,拓宽渠道,助民增收。
聚焦农业,增日常性收入
该乡属于偏远山区乡镇,农业是支柱产业,林地面积16万亩,山场2万余亩,耕地面积只有2.7万亩,其中水田2.1万亩,旱地0.6万亩。长期以来当地群众不知如何“靠山吃山”,平原区也只是简单的种植水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微薄。为做大做强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充分挖掘土地价值,该乡人大从调整农业结构开始着手,每年组织县、乡人大代表深入13个村委进行调研,认真倾听当地群众的心声,并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去兴安县葡萄、阳朔县金桔等水果生产基地考察学习。通过全面分析各村委各村屯地理优势及其他地区经验做法,提出要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种植业的建议,形成五大板块农业产业布局,即军洞、永平以种植金桔为主,升平重点发展红阳猕猴桃,玉联、塘头种植砂糖橘、茂谷柑,南新以韭菜花为主,东山、五敬大力发展葛根淮山;并提出要在种苗、技术指导、销售渠道三个方面做好指导帮扶。该乡政府高度重视人大的建议和意见,借助县里大力发展水果的契机,乘势而为,逐步形成了五大板块农业产业布局。目前,军洞、永平连片种植金桔600多亩,升平、玉联红阳猕猴桃800多亩,玉联、塘头种植砂糖橘5000多亩、茂谷柑1600多亩,南新无公害韭菜花核心区2000亩,东山、五敬葛根淮山近万亩。今年,葛根、淮山产值又破亿,产值1.04亿元。
聚焦工业,增工资性收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农民有了越来越多的农闲时间,农村里也有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如何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如何利用农闲时间就近挣钱,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是乡人大一直思考的问题。该乡拥有一个占地80亩工业园区,建于2003年,发展“以竹木加工为主,铸造业为辅”的民营企业,入园企业3家,但园区用地采取租赁式,基础设施落后,逐渐成为了企业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2013年、2014年乡人大多次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多次深入园区,调研园区企业发展情况及转移剩余劳动力情况。为尽快破除企业发展瓶颈,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促进园区企业壮大,安置更多的农民工就业,乡人大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多次邀请园区企业代表和村民代表商讨园区用地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事宜,进过多次沟通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工业园区用地保持几十年不变,园区道路、卫生等基础设施通过企业赞助、村民筹工筹劳、政府扶持得以完善。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1 家,销售收入达8500多万元,创纯利润1300多万元,上缴税收100多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650多人,新增就业人员100余人。
聚焦旅游业,增服务性收入
依托该乡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良的空气质量,乡道、进村路等交通设施的完善,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良好规划,清洁城乡工程的深入开展,“三改”的落实,乘着日益兴起的农家乐之风,南边山乡人大代表顺势而为,带领大家着手经营农家乐,打造出“突出主题,注重参与”的旅游休闲地,引导群众整合自身资源在自家门口创收。该乡农家乐遍地开花,,吸引了很多市民周末前来度假。夏天避暑的圣地大江水库、深里河峡谷;南新新村、玉联坪地、大厄口手工制作地道纯正的腐竹;1月永平、靖远、永忠茂密的竹林爽脆的冬笋;4月玉联抱山口香又甜的茂谷柑;5月东山高桥可口的杨梅,8月升平马蹄桥营养丰富的红阳猕猴桃,味道鲜美的大江水库鱼;9月-10月,东山、五敬盛产的“金饽饽”葛根、淮山;10月-12月,军洞鸡司桥满山跑的山羊,清水塘欢快游弋的鱼;11月的南新巴砖小桥流水人家,河边红艳艳的枫林;12月至来年3月,升平马蹄桥、军洞野鸡金灿灿的橘子。据了解,今年8月,家住马蹄桥村的李开云一天就接待前来采摘红阳猕猴桃的游客100多人,创收2000多元。大量的游客还带动了该乡饭店、农产品等零售业的发展,截止2014年9月,该乡零售业4500万元,同比增长了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