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拿“乌纱帽”当赌注的人大代表

——记临桂区五通镇江门村人大代表陆良德
来源:五通镇人大   作者:周荣华   发布时间:2015-7-20

夜幕将要降临,临桂区五通镇江门村委周村古村落,古老的砖瓦房升起袅袅炊烟,村前池塘的楼阁内歌声嘹亮,村后的古树林里蝉鸣鸟叫;临江而住的河坡村,微风轻轻地拍打着河里的浪花,老人们三三两两歇息在河边的榕树下,小孩子在围有石栏杆的岸边玩着游戏。这是该村新农村面貌呈现一派其乐融融景象的缩影。

“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有这么大的成就,有人大代表陆良德一份很大的功劳。”采访时,江门村委的群众赞不绝口的说。

“我生在江门村、长在江门村,群众又选我当人大代表,为家乡建设出力是应该的。”谈起当人大代表的感受时,陆良德脱口而出。陆良德今年53岁,有29年党龄,当村干部也有22年,1999年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后,连续4届当选区(县)人大代表。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许多村委(大队)都把集体财产全部分到户了。然而,江门村委在支部书记陆良宏的带领下,决心把集体的企业保留下来。1993年,陆良宏退休后,陆良德接班。当时,村民们想将一块集体林场分到户,各自经营。但陆良德却想到林场分到户后,群众缺乏管理技术,产生不出大效益。为此,他连夜挨家挨户做工作,甚至向村民承诺,如果集体林场不出效益,他就引咎辞职。为了实现这一承诺,陆良德购买了书籍自学林业技术,请专家指导改良树木品种和提高土壤质量。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这片林场已拥有林木面积近5000亩,年收入近30万元。

“好险啊,搞不好我这个支部书记就当不成。”提起当年的承诺,陆良德还心有余悸。为了群众的利益,甘愿把自己的“乌纱帽”拿来当赌注,陆良德就是这样一位村官。22年来,他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大胆改革创新,将从前的负债村变成了如今的“集体财产实力村”。 

考虑到江门村水利资源丰富的特点,在集体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陆良德发动班子成员以等不起、慢不得的决心,摒弃“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旧观念,大胆吸收民间资金,创办股份制企业,建起了一座总投资280万元的水电站,每年又为村集体经济赢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据计,江门村委两个电站和一个林场每年的收入就达80多万元。 

陆良德非常重视民主管理党务、村务、财务。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主动听取意见建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人大代表走访制度,实行“三公开、两办法、一承诺”,做好党务、村委、财务的定期公开,认真落实村日常管理办法及民主监督办法,强化江门村的民主管理。在制度管理下,江门村党务、村委、财务管理规范,公开及时,常年设置了意见箱,随时接受群众反映意见及监督。一系列规范务实的制度、扎实有效的措施,使江门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党组织也越来越信赖。 

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了,陆良德想的是如何带领班子和群众发展经济生产。经村民小组长和群众代表研究,2006年至2010年的5年间,村委每年都从集体收入中提取10多万元购买化肥、农药、谷种、果苗等分发给农户,帮助、扶持群众发展农业生产。2014年,该村委人均收入接近一万元,成为全镇的一个“富裕村”。

集体有钱了,群众富裕了,陆良德想得比较多的是怎样抓好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村里自筹和申请上级资金项目120多万元,打造周村村前水系景观工程,新建了龙田村文化活动中心。近3年来,该村累计投入120多万元,用于村容绿化、亮化、美化和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完成5个自然村6公里的巷道翻新,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使2400多人受益;为全村570户2400多人交纳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近9万元,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完成农村改厕、改厨475户,整个村委改厕、改厨率已超过83%;投资110万元修建了一座高规格的村级敬老院,让农村的孤寡老人老有所养;制定激励措施,开展助学工程,村里每年给予考取二本以上的大学生500元以上的奖励。 

近年来,江门村多次被自治区、桂林市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村”等称号。陆良德说,他会继续努力干下去,和村民一起把红旗村建得更美好。  

Copyright (c) 2012-2013 临桂县人大常委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桂林电信热线运营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桂ICP备12005880号-1
电话: 传真: 地址:临桂县人大常委会(541100) 您是第:251973位浏览者

桂公网安备 45031202000116号